??ldquo;息肉”,是指肠子里长出的各种隆起物。从医学上讲,这种息肉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种。前一种叫“腺瘤”,是真正的良性肿瘤。后一种息肉不是肿瘤,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它们与癌的发生没有关系。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腺瘤都会变为癌昵?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腺瘤都要变为癌。最容易变癌的是前面提到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种腺瘤可以有腹痛、腹泻、便血,也可以没有症状,直到癌变后才发现。据观察,这种病多在20岁左右发生,33岁左右出现症状,39岁左右癌变,死亡时平均年龄只有42岁。 研究发现,这种病人中有80%出现“先天性视网膜色素性上皮增生”,作为一种标志,怀疑者可以通过眼睛的检查(眼底镜检查),发现患有该病的线索。由于这种病有家族积聚性,因而如果家族中有一个人确诊,其他成员便应进行相关检查(包括眼底检查)。在这类“腺瘤”中,有些合并存在皮肤、肌肉、骨骼或脑肿瘤,有的合并有皮肤和粘膜黑癍(手掌和口唇的色素沉着),有些伴有指甲萎缩、脱发和皮肤黑癍。由于息肉长在肠内,不经过特殊检查无法确诊,但可以通过上述有特征的表现提醒我们去找医生。 除了上面讲过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以外,绝大多数“腺瘤”遗传的可能性并不明显。医学上把这种腺瘤叫作“散发性腺瘤”,这种腺瘤的大小与癌变有一定相关性,曾有人统计4570个腺瘤,直径小于0。9cm者,癌变率为0。3%;1-1。9cm者,癌变率为3。6%;2-2。9%者,为6。8%;大于3cm者,为12。4%。 由此可见,瘤体愈大,变癌的机会愈大。此外,通过显微镜检查,若发现腺瘤是“绒毛状腺瘤”,则变癌的机会很大(大约是40%),若是“管状腺瘤”则变癌的机会很小(5%以下)。非肿瘤性息肉,特别是直径小于0。5cm的小息肉几乎不会变为癌。 大肠癌的早期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目前大肠癌的防治主要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重视大肠癌的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情。
推荐阅读》》 大肠癌术后后遗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