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死神看好白领人士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还有2万以上新的胃癌病人产生。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2:1。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根据癌组织浸润深度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有些病人服用止痛药、抗溃疡药或饮食调节后疼痛减轻或缓解,因而往往被忽视而未做进一步检查。随着病情的进展,胃部症状渐转明显,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和贫血等。后期常有癌肿转移,出现腹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黑便、腹水及严重营养不良等。胃癌在我国是极为常见,也是一个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每年我国新发现40万胃癌患者,占世界胃癌发病人数的42%。我国新发胃癌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年轻人中胃癌患者比例已由上世纪70年代的1.7%升至当前的3.3%,翻了一番,其中很多是白领人士。
为什么年轻白领中胃癌患者日益增多?
专家分析认为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睡眠严重不足,二是饮食不规律,三是工作压力过大。
此外,胃癌的发病与饮食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多种因素有关。喜好熏烤、高盐、辛辣食物,嗜爱烟酒,都会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严重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增加癌变几率。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也大大增加了患胃癌的风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
专家给出预防胃癌的建议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或不吃腌菜,不吃或少吃烟熏和油煎食物,不吃霉变食物,不吸烟、少饮酒,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护食用水的卫生,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如果出现上腹部不适、心窝隐痛、食后有饱胀感,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经常呕吐隔夜宿食和不含胆汁的胃液,大便呈黑色柏油样等症状,应及早就医,不可延误。
胃癌,祖国医学称之为“噎嗝”、“胃反”。多由于饮食不节,或情志抑郁所致。过食辛辣酸躁之品,积热消阴,淤热停留,日久成块,阻于食道、胃脘;或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气郁则津液不能输布而成痰,血液不得畅行而成淤,痰淤互结,日久成痞、成块,阻碍食道,停留胃脘,故发此病。因此,治疗上宜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采取不同的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