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直肠癌

首页 > 肿瘤科 > 直肠癌 > 介绍 > 正文

干扰素-β基因疗法可作用于小鼠体内的结肠直肠癌肝脏转移灶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7日

美国学者报告,增高肝脏中干扰素-β浓度的基因疗法在小鼠结肠直肠癌肝脏转移模型中可起到抑制肿瘤生长、促进肿瘤消退和延长生存时间的作用。

干扰素-β基因疗法可作用于小鼠体内的结肠直肠癌肝脏转移灶

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中心的francisr.spitz博士及其同事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了可表达干扰素-β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载体。

研究人员之所以选择这种载体是因为腺病毒对肝细胞的亲和性非常好,这样研究人员就可全身应用该载体,而最终绝大多数载体都将被转导到肝脏中。

研究人员说,尽管该载体在转导肿瘤细胞方面并不是十分成功,但研究人员通过使用一种分泌性因子创造出对肿瘤不利的生长环境。

在一组实验中,研究人员向裸鼠的肝内接种了一种人类结肠直肠癌细胞系。5天后,对这些裸鼠全身应用了可表达人类干扰素-β基因的载体。19天后,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在接种的10只小鼠中的9只体内未发现残余癌细胞。

此外,在经脾脏接种癌细胞的10只小鼠中有7只小鼠的无症状存活时间超过>130天,而对照小鼠全部死亡。

为了更接近于临床的实际情况,研究人员等到小鼠体内的肿瘤有机会生长到相当尺寸后才应用腺病毒载体。结果发现,经过该载体治疗的小鼠肿瘤明显缩小,而作为对照的小鼠体内长出了较大的肿瘤。并且经过载体治疗的小鼠生存时间也显著长于对照小鼠(p<0.0001)。

研究人员认为该基因疗法的效果是由人类干扰素-β直接对人类癌细胞的抗增殖和/或细胞毒性作用引起的。

由于该疗法具有潜在毒性,因此spitz博士认为不会在短期内开展人体试验。

他说:“干扰素的表达具有潜在的毒性,此外由于最近在注入腺病毒时发生了一些意外,使得人们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和毒性反应极为关注。我们还需要在灵长类动物中进行更多的实验已确保得出安全的治疗方案。”

  • 朱旭东

    朱旭东

    主任医师擅长:肝癌
  • 李广忠

    李广忠

    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肝脏肿瘤、糖尿病
  • 李主任

    李主任

    主任医师擅长:在治疗早、中、晚期癌症,特别对晚期癌症、扩
  • 张辉

    张辉

    主任医师擅长:白细胞减少症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