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大肠癌

首页 > 肿瘤科 > 大肠癌 > 预防 > 正文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防大肠癌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9日


虽然大肠癌的发生与碳水化合物丰富的西方饮食习惯方式有一定的联系,但其详细机制尚不清楚。

7月17日Cell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代谢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会促使有大肠癌遗传倾向小鼠的肠道细胞增殖并形成肿瘤。用抗生素治疗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能显著降低大肠癌遗传倾向小鼠患上大肠癌,这表明也许将来简单的措施(抗生素治疗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也可以用来预防人类的大肠癌。

多伦多大学研究者Alberto Martin说:了解一些环境因素如肠道微生物和饮食是如何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大肠癌疾病的进展,是至关重要的。新的研究表明肠道细菌与富含碳水化合物饮食互相作用,引发了一种普遍类型的遗传性大肠癌。在西式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约占成年人每日卡路里摄取量的一半,而且以前的研究已经发现,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饮食结构已与大肠癌发病相关。大肠癌也经常与肿瘤抑制基因APC以及MSH2基因突变相关联,众所周知MSH2 基因在修复DNA损伤中发挥关键作用。

然而,研究人员一直不清楚的是,相比于其他癌症,为什么参与DNA修复途径的突变(APC以及MSH2基因突变)在大肠癌中更常见。由于肠道微生物也参与大肠癌的发展,Martin和他的团队怀疑这些突变可能与饮食相互作用,进一步促使这种类型癌症的进展。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Martin和他的合作者用APC和MSH2基因突变老鼠,这些老鼠有患上大肠癌的遗传倾向性。用抗生素治疗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能减少小鼠小肠和结肠的肠道细胞增殖以及肿瘤的数量。

这两种治疗方法也减少了某些特定肠道微生物(代谢碳水化合物以产生丁酸)的数量。当在抗生素治疗的小鼠中增加丁酸水平,小肠中细胞增殖和肿瘤数量增加。综合来看,研究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代谢碳水化合物所产生的代谢产物驱动易患大肠癌小鼠的肠道细胞增殖和肿瘤发展。通过提供遗传学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直接联系,研究表明,饮食中减少碳水化合物以及改变肠道微生物群落可能对于那些有大肠癌遗传倾向的个体是有利的。

  • 朱旭东

    朱旭东

    主任医师擅长:肝癌
  • 李广忠

    李广忠

    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肝脏肿瘤、糖尿病
  • 李主任

    李主任

    主任医师擅长:在治疗早、中、晚期癌症,特别对晚期癌症、扩
  • 张辉

    张辉

    主任医师擅长:白细胞减少症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