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而大肠癌早期症状多不具有特征性,易为患者所忽视,且有不少医生的警惕性不高。
延误诊断的原因分析如下:
(1)误诊为菌痢及肠炎18例,占56%。误诊时间最短4个月,最长1年8个月。按Dukes分期癌肿侵犯粘膜层属I期,此时大便多不带血,当侵犯粘膜下层血管时始出血。故便血虽为首发症状,但并非早期症状。因此,在询问病史时如发现大便习惯改变,便次增多,经正规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应引起高度警惕,及时作大便潜血试验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多可能早期发现大肠癌。
(2)误诊为肛裂、肛瘘、痔7例,占22%。误诊时间最长达1年2月。本组有1例因肛周不适,反复血便到数家医院就诊,在未给患者行任何检查的情况下医生满足于痔的诊断,结果延误诊断达1年余,最后来本院就诊时直肠指诊很快明确诊断。据直肠癌的发病特点,75%~90%的直肠癌以指诊可触及。指诊是诊断直肠癌最简便的首要方法,直肠癌误诊约80~90%是未行直肠指诊,这应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深思。
(3)误诊为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及进行性不明原因贫血,即使消化道造影阴性,也不能放弃大肠癌之可能。因回盲部癌,升结肠癌,特别是肝曲结肠癌、多以消化道出血或贫血为首诊原因,而消化道造影往往对此处病变难以发现,故对这种病人应尽快行钡灌肠造影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