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空气比较湿润,我们的食物储存不当的话很容易就造成霉变,很多人为了不造成浪费,将食物表面的霉变挖掉,剩下的部分继续吃。其实这种做法对身体是有很大伤害的,霉变的食物是很容易造成肝癌的。针对肝癌的发病原因,最主要的预防措施除了注射乙肝疫苗,减少乙肝病毒感染机会之外,还要注意饮用水和食品健康,不吃霉变的花生、谷物等。如果您是生活在肝癌的高发区,也应该警惕,并经常去医院检查。
肝癌,多由肝炎发展而来
肝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在我国,最常见由肝炎(乙肝、丙肝)发展而来。慢性肝炎经过10-20年的过程逐步形成肝硬化病变,而5%左右的肝硬化患者最终可进展为肝癌。因此患者对自身情况的了解和重视,特别是乙肝、丙肝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重视,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极为重要,这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尽早打乙肝疫苗,不吃霉变食物
针对肝癌的发病原因,最主要的预防措施除了注射乙肝疫苗,减少乙肝病毒感染机会之外,还要注意饮用水和食品健康,不吃霉变的花生、谷物等。如果您是生活在肝癌的高发区,也应该警惕,并经常去医院检查。
在临床中还经常观察到肝癌有家族性集中的病例。如兄弟中有几个人被诊断肝癌,或者舅舅、外甥先后被诊断肝癌。原因有两个,一是肝癌确实通过某种基因在家族中传播;二是肝炎在家族中传播的结果导致肝癌发生率高于其他家族。日前还没有充分证据能够很准确地区分上述两种情况。但如果家族中有肝癌患者,其他成员也应该特别注意定期检查。
检查中也可发现肝癌早期信号
肝癌的检查中比较重要的是甲胎蛋白和谷丙、谷草转氨酶的动态变化以及B超在诊断早期肝癌中的地位。临床发现一位患者甲胎蛋白升高,最需要鉴别的就是慢性肝病活动和肝癌。前者往往有谷丙转氨酶的升高,但后者有时也会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如何区分?这就要依靠甲胎蛋白和谷丙转氨酶的动态变化。一般谷丙转氨酶升高后2-4周,开始发现甲胎蛋白升高。在谷丙转氨酶开始下降后2-4周,甲胎蛋白也开始下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慢性肝病活动引起的甲胎蛋白升高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谷丙转氨酶降低或正常,甲胎蛋白不断升高,就要高度怀疑肝癌。
B超也是诊断肝癌的有效方法。有经验的B超医师可以发现小到1厘米的肝癌。将甲胎蛋白和B超结果综合分析,如果甲胎蛋白升高,同时B超显示肝脏肿块,诊断肝癌的准确性高到90%以上。
做好肝癌的预防工作是很重要的,留心食物的霉变,不要吃霉变的食物。肝癌在我国高居肿瘤相关死因的第二位。部分早期患者,特别是小肝癌患者(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或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厘米的肝癌),可以通过手术、射频、介入或者肝移植的方法获得一定的治愈机会。由于肝癌的发病过程中缺乏特异性的症状,患者就诊时往往已是晚期,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所以大家要注重肝癌的预防。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