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肝癌

首页 > 肿瘤科 > 肝癌 > 介绍 > 正文

从分子学分析焦虑致癌的原因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8日

从分子学分析焦虑致癌的原因

肝癌发病因素都有什么呢?对于癌症疾病来说我们应该怎么才能够更好的预防,专家有了新的解释,针对新的介绍或许我们能够找到更合适的方法:

焦虑真的会引发癌症吗?我国科学家从分子机理层面阐释了其内在原因。最新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焦虑真的会引发癌症——焦虑信号分子会像导火索一样,引发潜在的致癌细胞生长肿瘤,使罹患癌症的概率大幅上升。据悉,耶鲁大学和复旦大学教授许田的这项研究发现已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

焦虑人群中的癌症发病率偏高,是流行病学调查早已发现的事,但科学家一直对其中的“为什么”不甚了然。而许田教授和他的同事经过研究,找出了其中的奥秘。

根据生命学教科书上的说法,一定要在同一个正常细胞中积累起多个致癌突变,细胞才会最终走向癌变的不归之路。可是,许田的研究小组通过果蝇实验发现,这几个突变并不一定要同时发生在一个细胞中,它们可以分别发生在不同细胞中,也会引发癌变。

“这不仅改变了教科书中的说法,还向我们解释了为何癌症的发生率会这么高。”许田说,一个细胞中发生一次致癌突变的概率为10-8,发生两次突变的概率就是10-16,而在两个细胞中发生两次突变,概率仍为10-8。“这意味着癌症的发病可能性大大提高了!”

可是,谁在细胞之间传递着致癌的信息?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一个传递焦虑信号的分子JNK在其中充当导火索。发生致癌突变的细胞就好像一个个深埋体内的地雷,当JNK经过这些细胞时,就会将其“引爆”。“而且,JNK在细胞之间的传递,就像多米诺骨牌,会一个接一个地传递下去。这就很容易引起发生不同致癌突变的细胞的“共鸣”,最终引发肿瘤。

研究还表明,JNK焦虑信号很容易产生,受伤、感染、焦虑,以及处于过热、过冷等极端环境下,都会使机体产生JNK信号。许田说,这告诉人们,避免产生焦虑的条件和环境,保持愉快的情绪,及时为自己减压是多么重要——这等于为自己减少罹患癌症的概率。

对于科学家而言,这项成果意味着发现了新的癌症发生的机理,可以寻找适合的药物阻断JNK焦虑信号,从而为防治癌症提供新的可能途径。

上述科学研究分析的“分子学分析焦虑致癌原因”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人们还在不断的探索癌症的领域,争取以后癌症就能够完全治愈。

  • 朱旭东

    朱旭东

    主任医师擅长:肝癌
  • 李广忠

    李广忠

    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肝脏肿瘤、糖尿病
  • 李主任

    李主任

    主任医师擅长:在治疗早、中、晚期癌症,特别对晚期癌症、扩
  • 张辉

    张辉

    主任医师擅长:白细胞减少症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