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肝癌

首页 > 肿瘤科 > 肝癌 > 介绍 > 正文

基因差异跟男性有何关系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1日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男性与女性对于慢性肝炎回应方式的根本差异,有助于在基因水平上解释为何男性更容易罹患肝癌。

推荐阅读

???

???????? ???????? ??????? ???E????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男性与女性对于慢性肝炎回应方式的根本差异,有助于在基因水平上解释为何男性更容易罹患肝癌。这是科学家首次在基因水平上研究非繁殖性器官癌症中的男女性别差异,相关论文发表在去年12月的《癌症研究》期刊上。

  男性与女性的肝脏天生不同,大部分差异从青春期开始出现,那时男性肝脏受到周期性的生长激素暴发的冲击,从而使得男性肝脏的基因表达有别于女性。这也解释了为何男性与女性对于某些抗生素与其他药物会出现不同反应。

  MIT研究团队通过对老鼠的研究发现,雄鼠也有较高的罹患肝癌比率。老鼠受到肝螺杆菌感染后可产生与人类乙型及丙型肝炎相同的症状。

  无论人类还是老鼠,健康的雄性与雌性都能对剧毒以及其他压力做出反应。但雄性肝脏却缺乏对付由某些传染介质引发的慢性炎症的能力。

  当雄性老鼠发展出慢性肝炎时,一些雄性肝脏基因上调而另外一些则关闭。同时,某些雌性基因会再次激活。结果出现一种称为“肝性别失调”(liver-genderdisruption)的基因表达谱。当研究人员绘制出性别特异性基因的图谱时,他们发现该图谱与炎症路径密切相关。在患有慢性肝炎的雄性中,某些性别特异性基因会表达过度,而其他一些则表达不足,肝脏无法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这时相当多的动物开始出现癌症。

  研究人员提出,成年雌性不容易受到“肝性别失调”的影响,她没有必要靠激活指令来维持雄性基因表达图谱。因为雌性肝脏遵循默认的发展路径,需要更大的扰动才能启动致癌程序。

  研究人员曾预期,如对患上慢性肝炎、但还未发展成为癌症的1岁老鼠进行阉割,将会起到保护作用。他们还给老鼠注入一种强力男性激素,来观察其是否会促进肿瘤发展。结果,这两种方法都没有奏效,这也证明了男性性激素,如睾丸激素,并不会直接促进成鼠患上肝癌。

  这项发现也许对其他器官癌症(如胃癌与结肠癌)也有重大意义,因为这些疾病也与慢性炎症有所关联,而且在男性中很常见。

相关阅读

  • 朱旭东

    朱旭东

    主任医师擅长:肝癌
  • 李广忠

    李广忠

    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肝脏肿瘤、糖尿病
  • 李主任

    李主任

    主任医师擅长:在治疗早、中、晚期癌症,特别对晚期癌症、扩
  • 张辉

    张辉

    主任医师擅长:白细胞减少症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