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大肠癌

首页 > 肿瘤科 > 大肠癌 > 介绍 > 正文

大肠腺瘤如何诊断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6日

   大肠腺瘤的诊断检查

  大肠腺瘤与大肠癌关系密切,研究认为至少80%的大肠癌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历时大约5年以上平均10~15年积极诊治大肠腺瘤是控制、减少大肠癌的重要途径。腺瘤患者的平均年龄比大肠癌患者年轻5岁,发病部位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

  大肠腺瘤可从以下几种做鉴别诊断:

  1.肠结核 大多数患者有原发性结核病灶存在。有午后低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粪便多呈黄色稀便,带黏液而少脓血,腹泻便秘常交替出现,0T试验阳性。结肠镜及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2.结肠息肉 也可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症状易与结肠癌相混淆,但结肠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资鉴别。

  3.阑尾脓肿 有急慢性阑尾炎或右下腹痛史,可有右下腹压痛及腹肌紧张,周围血象升高腹部B超或CT检查可发现有下腹液性包块,结肠镜检查或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排除盲肠肿瘤。

  大肠腺瘤的相关检查,如下:

  一、实验室检查:

  1.活组织检查 应多处或多次取材,最好将息肉全部切除送检,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2.粪便潜血试验 其诊断意义有限假阴性较多,阳性者可提供进一步检查的线索。

  二、其它辅助检查:

  1.直肠指诊 是检查距肛门7~8cm以内直肠最简便可靠的方法。触及硬结是腺瘤癌变的可靠指标。

  2.X线检查 钡剂灌肠X线检查不易检出较小的腺瘤,对低位尤其是直肠腺瘤不易显示。双重对比气钡造影可提高对腺瘤的检出率。

  3.内镜检查 包括直肠镜、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等,是最可靠的检查方法,但仍有漏诊的可能。对内镜检查发现的息肉均应活检。腺瘤癌变在内镜下常表现为:腺瘤增大,表面有糜烂溃疡、坏死样表现,广基或短蒂、亚蒂腺瘤的基底部僵硬,腺瘤组织脆性增加等。据报道,放大内镜结合染色法可判断肿瘤有无癌变及浸润深度,应用免疫内镜可精确区别良恶性病变。

相关阅读

  • 朱旭东

    朱旭东

    主任医师擅长:肝癌
  • 李广忠

    李广忠

    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肝脏肿瘤、糖尿病
  • 李主任

    李主任

    主任医师擅长:在治疗早、中、晚期癌症,特别对晚期癌症、扩
  • 张辉

    张辉

    主任医师擅长:白细胞减少症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