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大肠癌还可以采用我们中国古老的中医疗法,中医治疗疾病副作用要比西医的副作用小,大肠癌患者在中医治疗大肠癌时,需要注意大肠癌中医药治疗的要点:
大肠癌中医药治疗要点
1.湿热型
主证:腹痛腹胀,便下粘液臭秽或夹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干口苦,或伴发热、恶心等症。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槐角地榆丸或清肠饮加减。
2.瘀毒型
主证:下腹疼痛,痛有定处,大便带脓血粘液,或里急后重,或大便溏细,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化瘀解毒。
方药:隔下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
当归9克,赤芍12克,桃仁9克,红花9克,木香6克,川连6克,红藤15克,白头翁30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枳实12克,八月札30克。
3.脾肾亏虚型
主证:腹痛隐隐,腹部肿物渐大,久泻久痢,便下脓血腥血,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声低气怯,纳呆,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质淡胖暗晦,苔白,脉沉细。
治法:健脾固肾,消症化积。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
大肠癌临床上往往见病程迁延难愈,证候错综复杂,寒热虚实兼夹。但其病因病机与“脾虚”、“湿毒内阻”关系最大,故临证时须抓住其疾病之本质,分清标本虚实,健脾益气,化湿解毒为其基本治则。根据病情程度,疾病之发生部位,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治疗优势,灵活运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内服与灌肠、内服与外洗相结合之治疗方法。保留灌肠以清热解毒为原则,基本方取大黄、黄柏、赤芍、红花、苦参、公英、七叶一枝花、地榆。此外,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食蔬菜,水果等富合维生素食物,才能有助于提高疗效。
大肠癌的针灸治疗
l.针灸对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食欲的辅助治疗
选穴:足三里、合谷、大肠俞、脾俞。
方法:行平补平泻手法,每日1次,6次为1疗程,一般用3~4疗程。
2.穴位激光治疗
选穴:大肠俞、足三里、大椎、肾俞、脾俞、痞根、痞块、癌根、再生穴。 方法:用氦-氖分子激光聚焦照射穴位治疗,频率为10~25次秒,每日照射3~5次,每穴照射4~5分钟,隔日或隔2日照射1次,疗程可至6个月。
3.针灸对放化疗骨髓抑制的辅助治疗
选穴:主穴为足三里、三阴交、骨、血海、隔俞;配穴为太冲、太溪。 方法:行多补少泻手法,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6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1~3疗程。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