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显示,目前为止,我国罹患大肠癌的病患数量逐年增多,且势头很是明显,毫无疑问,大肠癌凭借其高死亡率、高患病率,成为了最为普遍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大肠癌患者越来越多,但是从其发病区域来说,不难看出大肠癌肆虐最猛烈的区域和人群有一定的固定性,经专家研究确定大肠癌确有其固定的以后易发人群,但具体都有哪些?我们来看一下。
1、结肠炎性疾病史:有关专家称,如果患者出现某些结肠疾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机会,患该疾病的危险性是是常人的三十倍左右。
2、高年龄:由于年龄的增加,使人体各组织和器官也发生了相应的退化,各种致病因素对大肠黏膜刺激的时间也随之增长,大多数患者在五十岁以后发病。
3、大肠息肉史:癌症疾病往往是有小炎症而演变来的,同样大部分结直肠癌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它们被称为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恶变的机会约为百分之二十五。
4、家族史:通过较长时间的调查,发现该疾病具有很明显的家庭集聚现象,如果某人的一级家属,比如说父母,得过结直肠癌的,他在一生中患此病危险性比普通人群要高八倍。
专家指出,从大肠腺瘤发展到大肠癌通常需要5~10年时间。因此,大肠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对于前面提到的高危人群,专家推荐从40岁起每3~5年接受1次大肠癌筛查;其中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建议尽早前往大的肿瘤中心就诊;即使非高危人群也应从50岁起每5~10年进行1次大肠癌筛查。
?运担?猩鲜隼嗨剖率档呐笥衙且?嗉幼⒁饬耍??赡芤丫?晌?舜蟪Π┑那痹谌巳骸H缤??姨崾镜哪茄??杂诖蟪Π┑纳覆楣ぷ魍蛲虿豢梢月砘ⅲ?背<觳椋?繁M蛭抟皇А?/p>
推荐阅读:结肠癌初期病症早发现早治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