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结肠癌

首页 > 肿瘤科 > 结肠癌 > 治疗 > 正文

结肠癌 如何诊治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9日

结肠癌 如何诊治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以41~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家族性息肉已被公认为癌前期疾病;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肉芽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

结肠癌病人的表现: 结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肿瘤发展至一定程度可出现排便习惯与性状改变,如便频、腹泻、黏液便、便血等,腹部隐痛,腹部包块,甚至肠梗阻,以及全身中毒症状,如消瘦乏力、低热、贫血等。晚期可出现腹水、黄疸等症状。

不同部位的肿瘤,有其各自的特点:

① 右半结肠癌: 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腹痛、贫血、消瘦等;

② 左半结肠癌: 以便频、便血等大便习惯性状改变,梗阻症状为主。

肠癌早期检查多正常,贫血、腹部包块多属中后期表现。升、降结肠肿块活动度小,横结肠、乙状结肠肿块活动范围较大。合并肠梗阻时可出现腹胀等相应体征。

结肠癌病人需要做哪些检查?

(1) 大便隐血检查: 方法简易,诊断率在65%左右,可作为普查初筛手段。

(2) 癌胚抗原(CEA): 正常值在5纳米/毫升(5ng/ml)以下。70%大肠癌CEA水平增高,但多为进展期或晚期病人。CEA特异性不高,故主要用于分析预后及术后复发的诊断。

(3) 抗CEA单克隆抗体测定: 可对原发或转移癌进行放射免疫定位检查,对决定治疗方案有帮助。

(4) 内窥镜检查: 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发现各种形态的肿瘤。

(5) 钡灌肠造影: 气钡对比造影是主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可发现直径1厘米或更小的病变。大肠癌病人应常规进行纤维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了解有无多发大肠癌或并存其他病变如肠息肉等。

(6) B超检查: 主要用于发现有无肝转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及肿瘤与邻近脏器的关系。

(7) CT与核磁共振(MRl)检查: 约24%大肠癌发生隐性肝转移,术中难以发现。术前CT检查对此很有帮助,此外还可显示肿瘤特别是直肠癌的范围及与邻近脏器的关系。

防治方法

手术切除是结肠癌唯一可获治愈的治疗手段。

手术适应证: 除发生黄疸、腹水、恶病质等晚期病症外,大肠癌均应积极手术探查,争取切除肿瘤。

(1) 手术: 结肠癌应手术切除,切除范围包括肿瘤及其两侧不少于10厘米的正常结肠和与其相应的肠系膜及淋巴结。

(2) 化疗、放疗。

  • 朱旭东

    朱旭东

    主任医师擅长:肝癌
  • 李广忠

    李广忠

    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肝脏肿瘤、糖尿病
  • 李主任

    李主任

    主任医师擅长:在治疗早、中、晚期癌症,特别对晚期癌症、扩
  • 张辉

    张辉

    主任医师擅长:白细胞减少症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