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肝癌

首页 > 肿瘤科 > 肝癌 > 介绍 > 正文

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该怎么做?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3日

20101018

肝癌是危及人生命的常见病,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是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肝脏隐匿在上腹深部,外有肋骨为其屏障,故肿大早期不易发现;另外,肝脏有强大的代偿能力,早期常无症状,这也给肝癌的早期诊断带采一定的困难。然而,一旦肝癌的症状出现,常常已属晚期,这时治疗效果欠佳,所以,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在无症状的人群中发现早期病例,对控制肝癌的病死率有现实的意义。

肝癌

早期诊断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肝癌的普查。过去,早期肝癌仅偶尔在上腹手术时能发现,自70年代以来,我国提倡肝癌普查后,发现了很多早期肝癌患者。有资料报道,在肝癌普查发现的病例中属于临床肝癌(指无症状和体征的肝癌)者占83.6%;属“小肝癌”(最大直径小于5厘米的肝癌)者占53%;单个癌结者占58%;癌周包膜完整的占58.6%;无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的占97.7%。而上述情况发病后临床诊断的病例则分别为0%、13.1%、23%、38.4%及42.7%。两者差异十分显著,充分说明了肝癌普查确可早期发现肝癌病例。

肝癌普查最直接的效果是增加了病人手术切除的机会。肝癌普查所检出的病例由于多属早期,癌体积较小,常可作局部切除。由于切除的肝量较小,即使合并一定程度的肝硬变患者亦较易耐受。早期肝癌常有较完整的包膜,肝内播散发生的机会少,因此,普查发现的病例手术切除的机会明显增多。由于能作手术切除的病例增多,从总体上使肝癌病人的预后明显改善。据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的资料显示,直径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根治性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达72.9%,小于2厘米的肝癌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达86.4%,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由于能切除的病例多;故普查发现病例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发病后临床诊断病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8.6%和5.6%。经普查发现并获根治性切除的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66.7%。上述资料证明,普查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有重大意义。

甲胎蛋白(AFP)检测和B型超声波检查是肝癌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如果采用AF7联合B型超声波检测的方法普查肝癌,若两者均呈阳性结果,即AFP>400微克每升,且B超发现明确的肝区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则基本可确定为肝癌。若AFP阳性而B超未发现占位性病变,或B超出现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则应行CT检查或做MRI检查。

通过上面的介绍,现在您应该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该怎么做?有所了解了吧。提供丰富的治疗肝癌的常识,让大家在最安全的情况下解决“烦恼”,如有特殊需求,请点击咨询在线专家。

  • 朱旭东

    朱旭东

    主任医师擅长:肝癌
  • 李广忠

    李广忠

    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肝脏肿瘤、糖尿病
  • 李主任

    李主任

    主任医师擅长:在治疗早、中、晚期癌症,特别对晚期癌症、扩
  • 张辉

    张辉

    主任医师擅长:白细胞减少症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