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大肠癌

首页 > 肿瘤科 > 大肠癌 > 检查 > 正文

哪些因素易引起大肠癌呢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9日

我们大家都知道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原因,所以任何疾病的发生也都有它的病因例如大肠癌这个基调。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有很多人不注意自己的饮食,有一个比较坏的饮食习惯所造成的。那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大肠癌的病因有哪些?

哪些因素易引起大肠癌呢

核心提示: 血吸虫病流行区大肠癌的发病率升高,一般认为,大肠粘膜上血吸虫卵长期沉积可造成粘膜的反复溃疡、修复及慢性炎症病变,并在此基础上诱发大肠癌。

大肠腺瘤的早期治疗是预防大肠癌发生的重要措施。因此,一旦发生大肠腺瘤应尽早切除,目前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和普及,大部分大肠腺瘤样息肉不需开腹手术,可经内镜完整地摘除,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费用较低,可同时对多枚息肉切除,并可收集切除的样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因为大肠腺瘤的切除术后再发率高达30%,尤其是术后第1年复发的危险性为正常同年龄人群的16倍。因此,主张术后至少在4 年内,每半年应作结肠镜检查或气钡双重造影1 次,为防止切除不完全,首次检查应在术后6~12周进行。据统计、再发与年龄、腺瘤大小、部位似乎无明显关系,若经局部切除之腺瘤已有癌变者,则发生大肠癌的可能性为16%~20%,有人报道,应视为高发人群随诊检查。

(1)饮食因素:食物中缺乏不吸收的纤维素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结果使粪便中的致癌物质对肠壁作用时间延长,促进了肠道对致癌物质的吸收。高纤维素饮食具有吸收水分的性能,故可增加大便量,使致癌物质的浓度下降,在肠道中停留时间缩短,减少肠道致癌物质的作用时间,并可吸附有害物质,促进排出,从而减少了大肠癌的发病危险性。

(2)血吸虫病流行区大肠癌的发病率升高,一般认为,大肠粘膜上血吸虫卵长期沉积可造成粘膜的反复溃疡、修复及慢性炎症病变,并在此基础上诱发大肠癌。

(3)慢性结肠炎与大肠癌的关系密切:有人报道其发生大肠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6.9倍,约有10%~20%发生癌变。

(4)出血性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危险性更大,患病超过10年者,约有50%发展为癌。

(5)大肠腺瘤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多发性家族性腺瘤是由于染色体发生遗传变异而出现的癌前病变,为显性遗传疾病。其后代40%~50%可发病。一般8~10岁开始患腺瘤,如不治疗,40岁前后100%发生癌变。

(6)便秘是导致大肠癌的主要因素之一。

  • 朱旭东

    朱旭东

    主任医师擅长:肝癌
  • 李广忠

    李广忠

    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肝脏肿瘤、糖尿病
  • 李主任

    李主任

    主任医师擅长:在治疗早、中、晚期癌症,特别对晚期癌症、扩
  • 张辉

    张辉

    主任医师擅长:白细胞减少症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