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诊断和检查一向是患者要面对的大难题。因为早期检查肝癌是最有效的时候,但是患者们往往忽视了这个时候的肝癌检查工作。那么,对于医院或者医生来说,如何判断肝癌是否存在呢?下面我们就肝癌的诊断和排除常识为大家做下介绍。
肝癌
“两早”提高疗效:两早防治肝癌,多指早预防和早诊断。
临床实践证明,直径小于3厘米的小肝癌和肝癌晚期症状的治疗效果迥然不同。中晚期肝癌,常伴有肝内外转移,无法手术切除,介入栓塞和药物治疗难有成效。但早期诊断的小肝癌,手术切除、栓塞、消融等治疗方法都不错。
早预防则是避免肝炎传播,避免酒精、药物等肝损害,最大程度地预防或缓解肝纤维化进展等。
“三查”:三级普查管理,即根据三类人群进行不同检查。
根据肝癌危险程度,一般把肝癌好发人群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危人群,如因慢性病毒性肝炎(乙肝或丙肝)发展成肝硬化的病人;第二类是中度危险人群,如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但没有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第三类是低危人群,如非病毒性原因引起肝硬化的病人。
三级普查即根据三类人群进行不同检查,一般高危人群每3个月做1次相关检查(肝功、甲胎蛋白和超声);中度危险人群至少每半年做1次检查;低度危险人群每1年做1次相关检查。查出可疑病例时,应进一步进行CT、有条件者可做PET/CT检查,核磁共振或动脉造影,直到排除肝癌。
“四治疗”:即肝癌常用四类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创伤大、费用高。除此以外,肝叶切除受肝功能状况、肝癌部位、医疗技术条件等因素影响,对肝硬化病人而言,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局部治疗,以射频为代表的局部治疗,创伤小、对肝脏损害轻、可反复使用,已经成为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介入栓塞治疗,其疗效受肿瘤动脉血供制约,难以完全杀死肝癌细胞,且对癌灶周围肝组织的病灶无明显治疗作用。
药物治疗包括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基因治疗等。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手术治疗,单独应用疗效受限。
肝癌和肝硬化一般要长期治疗,并且长期调养,可以延长寿命。 关键还是看个人的情况,体质和治疗效果,好的可以延长10年,坏的也就1年左右。
关于肝癌的检查知识我们就做如上的介绍。患者在早期如果发现自身可能存在肝病,就应该及时进行检查,避免肝癌的存在。只有检查出疾病的存在才能够帮助患者治愈疾病。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