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著名肿瘤专家、北京安定门中医医院首席肿瘤专家王桂绵教授认为,弥漫性胃癌是原发性胃癌中恶性程度较高的一种,弥漫性胃癌组织在胃壁内呈弥漫浸润性生长,浸润部胃壁增厚变硬,有时伴浅溃疡,若累及全胃,则可形成革袋样胃。病程短,发展快,预后较差,且年轻患者所占比例较大。
王桂绵教授介绍,弥漫性胃癌具有以下特点: 1、组织学多表现为未分化的胃印戒细胞。 2、A型血人具有易感性,有报告具有遗传易感性。 3、容易发生黏膜下扩散,形成皮革胃,腹膜转移也很常见。
4、发生在近端胃的弥漫型胃癌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所升高。
5、通常无明显的癌前病变,也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著名肿瘤专家、北京安定门中医医院首席肿瘤专家王桂绵教授目前,临床上弥漫性胃癌治疗的主要方法有:
1、手术治疗:早期弥漫性胃癌的患者若身体状况允许且无远处转移可行手术切除。手术方式有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以及短路手术三种。 2、放化疗:由于弥漫性胃癌的恶性程度高,单纯的放化疗效果不明显,通常作为弥漫性胃癌手术切除后的辅助疗法,或中晚期弥漫性胃癌患者的姑息性疗法。化疗方法包括单剂化疗和联合化疗(单剂化疗效果不如联合化疗),比较有效的化疗药物有5-氟尿嘧啶、呋喃氟尿嘧啶、优福啶、丝裂霉素C、阿霉素等。放疗应用于弥漫性胃癌的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梗阻症状和减轻不能切除病变的慢性出血。另外,放化疗联合使用,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放疗和单纯化疗。 3、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认为弥漫性胃癌是属于“反胃”、“胃脘痛”、“噎膈”、“积聚”、“伏梁”等范畴。弥漫性胃癌的发病一方面是由于人体正气虚,特别是脾胃功能虚弱造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节制,情志不舒畅,逐渐形成痰火胶结,气滞血瘀而成。弥漫性胃癌的发病一方面是由于人体正气虚,特别是脾胃功能虚弱造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节制,情志不舒畅,逐渐形成痰火胶结,气滞血瘀而成。对弥漫性胃癌的治疗以扶正固本、祛邪攻毒为主。扶正固本的作用在于调整机体、提高患者免疫力,祛邪包括软坚散结、祛痰利湿、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其作用在于直接抑制弥漫性胃癌细胞和改善肿瘤组织的微循环,有利于抗癌药物和免疫活性细胞深入肿瘤内,杀灭肿瘤细胞,在弥漫性胃癌的治疗中有积极的作用.
弥漫性胃癌的恶性程度高,发展快,通常诊断时已处于弥漫性胃癌中晚期,弥漫性胃癌的治疗上手术,放疗化疗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弥漫性胃癌发生复发转移的比例也比较高,另外,西医的各种疗法均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给弥漫性胃癌的治疗带来不便。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已有越来越多的医药专家对中西医结合在弥漫性胃癌的治疗上的优势给予认同。
一方面中医药能够增强西医各疗法对弥漫性胃癌的治疗效果;还可增强患者机体的免疫力,减少或减轻西医治疗的毒副作用。中西医结合可以做到优势互补,比单一方法的疗效好。另外,中医药主张对弥漫性胃癌应以扶正固本、祛邪攻毒为主,目前较有效的中药有“三位一体疗法”,能够有效地抑制并杀灭弥漫性胃癌细胞,明显地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一、中医能增强西医对弥漫性胃癌的治疗效果;对弥漫性胃癌的治疗以扶正固本、祛邪攻毒为主。扶正固本的作用在于调整机体、提高患者免疫力,祛邪包括软坚散结、祛痰利湿、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其作用在于直接抑制弥漫性胃癌细胞和改善肿瘤组织的微循环,有利于抗癌药物和免疫活性细胞深入肿瘤内,杀灭肿瘤细胞,在弥漫性胃癌的治疗中有积极的作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