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门诊中常常遇到甲状腺癌术后的病人,既有2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也有40岁左右的青壮年,偶尔也有60多岁的老年。有些患者经过手术治疗,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有些患者反而在术后出现了过去没有的症状,如乏力、怕冷、汗出异常,关节疼痛,肌肉瞤动,失眠等等,给心理带来沉重的负担。早期发现和早期手术是本病获得治愈希望的关键。由于绝大多数的甲状腺癌都发生在青壮年,因此,多数患者在术后1个月左右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但是前提要做好甲状腺癌术前术后的护理,最病情的康复有着很大的帮助。
甲状腺癌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入院后尽快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状态,针对不同年龄、性格、文化程度及心理特征进行疾病知识健康教育,以恰当的方式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方式及配合方法,讲明手术的重要性、危险性和局限性,使患者对手术有正确的认识,帮助其增加信心,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和顾虑,从而配合各项检查、治疗及护理。
2、术前准备
1) 常规准备: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各项常规检查(颈胸部X线摄片、心电图、B超或CT、肝肾功能等),认真交待各项检查的要领。
2) 健康指导:为了防止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指导患者每天做深呼吸运动5~10min,提高肺换气功能;介绍有效咳痰方法;吸烟患者规劝其戒烟,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减少肺部炎性反应。咳嗽是术后伤口出血的诱因。
3) 体位准备:术前3d开始锻炼颈部肌肉、韧带,使患者适应手术体位。训练方法:让患者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数次,使颈部肌肉松弛后,将甲状腺术前挂头训练器置于患者颈下,并根据患者的需要调节高度,使其头颈呈过伸位,每次30~60min,4次/d。
甲状腺癌术后护理
1、体位指导:病人回病室后取平卧位。麻醉作用消失生命体征平稳后,改半卧位,床头抬高20~30,以减轻局部张力,缓解伤口疼痛,有利于呼吸和切口渗出物的引流。头下置一30cm~40cm小枕,避免头颈部过度后仰导致切口牵拉及血肿。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鼓励和协助病人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及时排出痰液。
3、保持颈部引流通畅:观察引流物的性质、颜色和量。观察并记录伤口有无渗血,必要时予以更换;甲状腺癌术后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应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质,一般于术后48~72h拔管。
4、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 呼吸困难和窒息 其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48h。
引起呼吸道梗阻的主要原因有:①全麻气管插管导致喉头水肿、呼吸道大量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或误吸;②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③痰液堵塞;④双侧喉返神经顺损伤⑤气管塌陷由于气管壁长期受肿大的甲状腺压迫,发生软化,切除大部分甲状腺腺体后,软化的血管壁失去支撑所致。因此,护理中特别要注意术后监侧:全麻未清醒前注意观察瞳孔、肢体活动、咳嗽及吞咽反射情况,经常呼唤患者以掌握其清醒时间;密切观察病情,特别注意肿胀后局部皮肤的颜色、判断是否出血;观察压迫口唇、甲床后颜色恢复情况以判断有无缺氧现象,血氧饱和度监测应达到95%以上,必要时做动脉血气分析。根据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和部位采取多种预防措施:①及时彻底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②持续给氧2~4L/min,提高血氧饱和度;③生理盐水100ml加α—糜蛋白酶5mg加地塞米松5mg加庆大霉素8万U雾化吸入,1次/4h,以稀释痰液,湿化气道,防止鼻腔、气管内痰液干结,阻塞呼吸道;④术后遵医嘱常规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止血药物3d,预防喉头水肿和伤口出血;⑤遇到患者术后颈部广泛肿胀,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时及时行气管切开术,确保呼吸道通畅。
2) 出血 出血常发生于术后24h内,多因术中止血不彻底所致。需密切观察引流情况、呼吸情况、颈部及上胸部皮肤的颜色,判断有无皮下积血等。告知患者减少颈部活动,咳嗽时用手掌呈“V”字型手势保护颈部以防止渗血。
3) 喉返神经损伤 由于全麻手术,术中不能测试患者发音、吞咽情况,患者清醒后应作简短回答,正确评估患者的声音。进食时特别是进水时,观察有无误咽、呛咳发生,以及时发现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的存在。
4) 甲状旁腺损伤 手术时甲状旁腺被误切,挫伤或血液供应受累,告知病人限制含磷高的食物,同时可口服钙剂。
5、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应忌烟酒及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防止因感冒引起咽部充血、不适。指导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病人,在切口愈合后开始肩关节和颈部的功能锻炼,防止瘢痕收缩,一般术后顾之忧2--3月应避免颈部做剧烈活动,教会患者自行颈部检查的方法,如发现肿块、结节,及时复查。告知全甲状腺切除的病人,应遵医嘱服用甲状腺制剂作替代疗法。服药期间若出现心慌、怕热等不适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告知患者在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复查,以后每年随诊1次,共5年,此后可每2--3年随诊1次。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