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食道癌

首页 > 肿瘤科 > 食道癌 > 症状 > 正文

电化学治疗61例恶性肿瘤伴癌痛的疗效分析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3日

  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

  摘要 目的:通过肿瘤电化学治疗的临床广泛应用,统计历年来经电化学治疗的晚期肿瘤伴癌痛61例的疗效分析,探讨治疗癌痛的一种有效新技术和新方法。方法:本组病例中有头颈部、胸部、消化系、妇科、骨及软组织恶性肿瘤,肿瘤分期均为4期。疼痛级别VAS分级:1级4例,2级20例,3级37例。常规麻醉下,疼痛的瘤体内设置正负电极,1-2 cm相间,治疗电量每1立方厘米100库仑。全部病例治疗过程平稳,无并发症发生。结果:全组病例疼痛缓解,有效率100%。疼痛效果评估:完全缓解(CR)56例,部分缓解(PR)5例;疗效维持最短7天,最长者超过1年。治疗后均停止用吗啡、杜冷丁等镇痛药物。结论:对于适应电化学治疗的癌痛患者,进行电化学治疗,方法简便、不出血、痛苦小,不仅能缓解癌痛,还能有效治疗原发肿瘤以及复发癌和转移癌。电化学治疗的基本作用是:能够解除恶性肿瘤异常增长所产生的压迫和侵犯,从而达到消融镇痛的目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控制麻醉药品的依赖。电化学治疗癌痛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值得推广与应用。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来呈上升趋势,而多数就诊者已属晚期,失去了根治性的机会,且伴癌痛及其它并发症者屡见不鲜,临床治疗上非常棘手,近年来我们对部分适应电化学的癌痛病例进行电化学治疗,其镇痛效果甚为满意,现就61例恶性肿瘤伴癌痛经电化学治疗的病例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1例中男性37例,女性24例,年龄29-81岁,平均59岁。

  1.2肿瘤分类及疼痛分级(VAS分级)见表:

  肿瘤分类及疼痛分级(VAS分级)

  肿 瘤 类 别例数 疼痛分级

  男女 123

  头颈部肿瘤口腔癌41 5

  鼻咽癌11 11

  甲状腺癌2 11

  胸部肿瘤肺癌51 24

  乳腺癌16 124

  消化道肿瘤食管癌2 11

  肝癌61 43

  直肠及肛管癌54 45

  妇科肿瘤宫颈癌 2 11

  子宫癌 1 1

  外阴癌 2 2

  骨及软组织肿瘤骨转移癌72 36

  软组织肉瘤43 313

  合计 3724 4 20 37

  2.结果:全组病例电化学治疗后疼痛缓解,睡眠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有的还从事了正常工作。疗效观察:镇痛疗效分级包括:完全缓解(CR)无痛(VRS法)或疼痛缓解100%;部分缓解(PR)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VRS法);轻微缓解(MR)疼痛较治疗前减轻,但仍感有疼痛,睡眠受干扰(VRS法);无效(NR)与治疗前比较无减轻(2)。本组61例中疼痛完全缓解(CR)56例,占91.8%,部分缓解(PR)5例占8.2%,疗效维持无痛最短者7天(口底癌),最长者>1年,45例治疗前应用吗啡类药物,治疗后完全戒断麻醉药物的依赖。

  3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定义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WHO统计全世界肿瘤患者伴有疼痛的比例为20-50%,其中晚期患者为60-90%,其疼痛原因为肿瘤本身直接和间接引起以及在其诊疗过程中引起的疼痛,临床称之为癌痛。直接由肿瘤引起(70%),骨骼侵犯,多灶骨转移,神经组织侵犯或压迫,空腔脏器或实质脏器系统的梗死,血管侵犯,粘膜溃疡及受累等;肿瘤引起的综合征(10%)副肿瘤综合征,疼痛并伴有乏力,(如褥疮,直肠、膀胱痉挛,便秘,其它带状疱疹等);诊断或治疗过程中引起(20%),与操作有关的疼痛(各种穿刺活检等)急性术后疼痛,放射治疗后(对神经丛或脊髓的损伤,粘膜炎肠炎,放射性骨坏死),化疗后(粘膜炎,外周神经病变,骨无菌行坏死)骨质疏松,筋膜疼痛,其它骨关节退行性病变以及心理社会因素(3)。本组癌痛病例中,有口底癌、鼻咽癌、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晚期乳腺癌、直肠及肛管癌、子宫癌盆腔转移及外阴癌、原发性肝癌、肺癌胸壁转移以及锁骨、肋骨、股骨转移癌引起的疼痛(4)。这些病人大都多站立不安,严重影响睡眠,口底癌患者不能张口进食,只能用吸管吸饮牛奶维系生命,以度冷丁、吗啡临时缓解疼痛,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无尽得疼痛与负担。应用电化学治疗后均能立竿见影消除疼痛,61例中完全缓解(CR)56例占91.8%,部分缓解5例占8.2%,45例治疗后摆脱了麻醉药品的依赖,疗效维持最短者系口底癌1例维持了7天,另1例2个月后进行了二次治疗。一般病例只需治疗1次,疼痛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4.中国抗癌协会结合世界抗癌联盟(UICC)将2009年确定为“除痛年”,主题为“规范疼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倡导世界卫生组织的三阶梯止痛原则,推动掌握癌痛评估方法,推广疼痛治疗的新药物、新技术和新手段。呼吁全社会关注癌痛人群和癌痛治疗,让癌痛患者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总结我们采用电化学治疗癌痛的新技术进行探讨,为更多癌痛患者解除病痛,电化学治疗方法简便,为微创操作病人痛苦小,不出血,

  摘要 目的:通过肿瘤电化学治疗的临床广泛应用,统计历年来经电化学治疗的晚期肿瘤伴癌痛61例的疗效分析,探讨治疗癌痛的一种有效新技术和新方法。方法:本组病例中有头颈部、胸部、消化系、妇科、骨及软组织恶性肿瘤,肿瘤分期均为4期。疼痛级别VAS分级:1级4例,2级20例,3级37例。常规麻醉下,疼痛的瘤体内设置正负电极,1-2 cm相间,治疗电量每1立方厘米100库仑。全部病例治疗过程平稳,无并发症发生。结果:全组病例疼痛缓解,有效率100%。疼痛效果评估:完全缓解(CR)56例,部分缓解(PR)5例;疗效维持最短7天,最长者超过1年。治疗后均停止用吗啡、杜冷丁等镇痛药物。结论:对于适应电化学治疗的癌痛患者,进行电化学治疗,方法简便、不出血、痛苦小,不仅能缓解癌痛,还能有效治疗原发肿瘤以及复发癌和转移癌。电化学治疗的基本作用是:能够解除恶性肿瘤异常增长所产生的压迫和侵犯,从而达到消融镇痛的目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控制麻醉药品的依赖。电化学治疗癌痛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值得推广与应用。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来呈上升趋势,而多数就诊者已属晚期,失去了根治性的机会,且伴癌痛及其它并发症者屡见不鲜,临床治疗上非常棘手,近年来我们对部分适应电化学的癌痛病例进行电化学治疗,其镇痛效果甚为满意,现就61例恶性肿瘤伴癌痛经电化学治疗的病例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1例中男性37例,女性24例,年龄29-81岁,平均59岁。

  1.2肿瘤分类及疼痛分级(VAS分级)见表:

  肿瘤分类及疼痛分级(VAS分级)

  肿 瘤 类 别例数 疼痛分级

  男女 123

  头颈部肿瘤口腔癌41 5

  鼻咽癌11 11

  甲状腺癌2 11

  胸部肿瘤肺癌51 24

  乳腺癌16 124

  消化道肿瘤食管癌2 11

  肝癌61 43

  直肠及肛管癌54 45

  妇科肿瘤宫颈癌 2 11

  子宫癌 1 1

  外阴癌 2 2

  骨及软组织肿瘤骨转移癌72 36

  软组织肉瘤43 313

  合计 3724 4 20 37

  2.结果:全组病例电化学治疗后疼痛缓解,睡眠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有的还从事了正常工作。疗效观察:镇痛疗效分级包括:完全缓解(CR)无痛(VRS法)或疼痛缓解100%;部分缓解(PR)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VRS法);轻微缓解(MR)疼痛较治疗前减轻,但仍感有疼痛,睡眠受干扰(VRS法);无效(NR)与治疗前比较无减轻(2)。本组61例中疼痛完全缓解(CR)56例,占91.8%,部分缓解(PR)5例占8.2%,疗效维持无痛最短者7天(口底癌),最长者>1年,45例治疗前应用吗啡类药物,治疗后完全戒断麻醉药物的依赖。

  3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定义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WHO统计全世界肿瘤患者伴有疼痛的比例为20-50%,其中晚期患者为60-90%,其疼痛原因为肿瘤本身直接和间接引起以及在其诊疗过程中引起的疼痛,临床称之为癌痛。直接由肿瘤引起(70%),骨骼侵犯,多灶骨转移,神经组织侵犯或压迫,空腔脏器或实质脏器系统的梗死,血管侵犯,粘膜溃疡及受累等;肿瘤引起的综合征(10%)副肿瘤综合征,疼痛并伴有乏力,(如褥疮,直肠、膀胱痉挛,便秘,其它带状疱疹等);诊断或治疗过程中引起(20%),与操作有关的疼痛(各种穿刺活检等)急性术后疼痛,放射治疗后(对神经丛或脊髓的损伤,粘膜炎肠炎,放射性骨坏死),化疗后(粘膜炎,外周神经病变,骨无菌行坏死)骨质疏松,筋膜疼痛,其它骨关节退行性病变以及心理社会因素(3)。本组癌痛病例中,有口底癌、鼻咽癌、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晚期乳腺癌、直肠及肛管癌、子宫癌盆腔转移及外阴癌、原发性肝癌、肺癌胸壁转移以及锁骨、肋骨、股骨转移癌引起的疼痛(4)。这些病人大都多站立不安,严重影响睡眠,口底癌患者不能张口进食,只能用吸管吸饮牛奶维系生命,以度冷丁、吗啡临时缓解疼痛,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无尽得疼痛与负担。应用电化学治疗后均能立竿见影消除疼痛,61例中完全缓解(CR)56例占91.8%,部分缓解5例占8.2%,45例治疗后摆脱了麻醉药品的依赖,疗效维持最短者系口底癌1例维持了7天,另1例2个月后进行了二次治疗。一般病例只需治疗1次,疼痛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4.中国抗癌协会结合世界抗癌联盟(UICC)将2009年确定为“除痛年”,主题为“规范疼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倡导世界卫生组织的三阶梯止痛原则,推动掌握癌痛评估方法,推广疼痛治疗的新药物、新技术和新手段。呼吁全社会关注癌痛人群和癌痛治疗,让癌痛患者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总结我们采用电化学治疗癌痛的新技术进行探讨,为更多癌痛患者解除病痛,电化学治疗方法简便,为微创操作病人痛苦小,不出血,安全有效。

  安全有效。

(责任编辑:孙韶华)

  • 朱旭东

    朱旭东

    主任医师擅长:肝癌
  • 李广忠

    李广忠

    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肝脏肿瘤、糖尿病
  • 李主任

    李主任

    主任医师擅长:在治疗早、中、晚期癌症,特别对晚期癌症、扩
  • 张辉

    张辉

    主任医师擅长:白细胞减少症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