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最常发生部位,占40%以上,恶性胃平滑肌肿瘤占胃所有恶性肿瘤的1%~2%。由于本病少见,医生往往对其自然病史和治疗方法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加上肿瘤位置特殊,胃镜活检的假阴性率较高,故临床延误诊断治疗的例子屡见不鲜,术前能作出正确诊断者一般不超过50%。因此,加强对胃平滑肌肿瘤的认识,重视误诊漏诊的经验教训,对提高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期刊出了多篇关于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专题笔谈和论著,从不同角度总结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诊治经验,对临床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为了提高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治水平,加强对与胃平滑肌肿瘤诊断有关的形态学特点的了解十分重要。胃的平滑肌肿瘤来源于胃壁平滑肌,可以分为3类,即良性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和少见的平滑肌母细胞瘤(又称上皮样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以胃体近端和胃底多见,其好发部位与胃癌刚好相反。了解胃平滑肌肿瘤特别是平滑肌肉瘤的好发部位与胃癌的差别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胃平滑肌肿瘤生长有3种方式,即腔内型、腔外型和壁间型。有作者认为,腔外型比较少见,但从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总结近年70例平滑肌肿瘤的生长方式看,腔外型是最常见的生长方式,共48例占68?6%。本组资料平滑肌瘤腔外型占 59?3%,平滑肌肉瘤腔外型占76?3%。国外有些文献报道也有这种倾向。
胃平滑肌肿瘤大小不等,直径可小于1cm,也可大于30cm,剖面呈灰白色、编织状,良性者质地坚韧,恶性者质地柔软呈鱼肉状。肿瘤较大时常发生坏死、出血和囊性变。镜下所见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细胞呈束状排列,细胞呈梭形,细胞浆嗜酸性,核分裂情况是区分良恶性平滑肌瘤的重要组织学指标。恶性平滑肌肿瘤除局部转移外,主要是血行转移,转移至肝者为多(15%~20%),转移至肺较少,淋巴结转移更少见。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