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肝癌

首页 > 肿瘤科 > 肝癌 > 介绍 > 正文

什么样的肝癌患者肝移植后还会复发?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31日

  肝癌患者如果已经有大血管癌栓、淋巴结转移的,不应该再施行肝移植手术;肿瘤位于肝左叶或两叶、肿瘤有播散灶及术前甲胎蛋白检测≥300μg/l的,提示肝移植手术后预后不良,转移复发率高,请患者及家属根据各自在医院的术前检查结果做好思想准备。

  此研究报告刊登于《中华医学杂志》2007年第30期,题为“肝癌肝移植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第一作者为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徐泱医师。本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我国是全世界肝癌发生率最高的国家,而肝癌是癌中之王,给患者和家属都带来摧毁性的打击。自从肝移植手术被用作肝癌患者治疗的有效方法后,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福音,但肝移植手术后却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复发转移,而肝移植手术本身又费用很高,寻找肝脏供体困难,一旦复发,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更大打击,所以,如何减少术后复发,掌握什麽样的肝癌患者适合接受肝移植治疗,是减少患者及家属痛苦和负担的重要环节,也是广大患者和公众关心的问题。

  研究者对2001~2006年5年间,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肝移植手术的肝癌患者共251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了,结果发现,肿瘤位于肝左叶或累及两叶;肿瘤有血管侵犯,,有淋巴结转移,有肿瘤播散灶,术前患者甲胎蛋白(afp)≥300μg/l等,都是肝癌肝移植手术的危险因素,提示预后不良。而手术前有大血管癌栓、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极差,应列为明确的肝癌肝移植禁忌证。

  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些医学公认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标准,均以肿瘤个数、大小等为依据来筛选患者是否适合接受移植手术,而本项研究表明,其他肿瘤相关指标,如:肿瘤位置、甲胎蛋白(afp)、是否有肿瘤播散灶等,对于移植术的预后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既往的公认标准还存在一个问题:手术前ct、b超、mri等影像学检查得到的肿瘤个数、大小往往与手术中实际亲眼见到的肿瘤大小、数目有很大误差,可见,光靠影像学资料容易被误判。

  而且,既往的标准都没有包括可以反映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指标,此项研究表明,应在既往标准中加入“血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这两个反映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指标,才能增加手术适应证的科学性,提高肝移植的整体疗效。

  此项研究成果,即为医学工作者提供更为实用和科学的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标准,也为患者及家属和广大关心肝移植预后的公众提供了自行评估的信息。

相关阅读

  • 朱旭东

    朱旭东

    主任医师擅长:肝癌
  • 李广忠

    李广忠

    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肝脏肿瘤、糖尿病
  • 李主任

    李主任

    主任医师擅长:在治疗早、中、晚期癌症,特别对晚期癌症、扩
  • 张辉

    张辉

    主任医师擅长:白细胞减少症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