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食道癌

首页 > 肿瘤科 > 食道癌 > 介绍 > 正文

内镜判断食管表浅癌浸润深度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31日

  病理组织学检查我国把早期食管癌分成上皮内癌(ep癌)、粘膜内癌(mm癌)和粘膜下癌(sm癌)三类。日本进一步把mm癌和sm癌细分为三个亚型。日本的研究结果表明,ep癌无淋巴结转移;mm癌淋巴结转移率为0%~4%;而sm癌淋巴结转移率33.3%~50%。我国学者对307例早期食管癌手术标本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原位癌无淋巴结转移,粘膜内癌淋巴结转移率2.11%,粘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达18.37%。ep~mm癌手术切除后的五年存活率为96.4%~100%;sm癌的五年存活率为52.4%~70%,。由于ep~mm癌和sm癌间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明显不同,术前精确地估计食管表浅癌的浸润深度对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十分重要。目前判断浸润深度的目的主要是鉴别mm癌和sm癌。

  (1) 内镜超声检查判断食管表浅癌浸润深度:内镜超声检查(eus)能够显示食管壁的各层结构,可以比较客观地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并可诊断癌周肿大的淋巴结。微小超声探头(mps)可经一般内镜的活检孔道送入食管腔,在通过普通内镜对食管进行全面观察的同时,直接对准微小病灶进行超声扫描。高频超声(15—20mhz)能清楚显示食管壁的组织结构及食管表浅病变,可以探出9层图像。国外的系列报道中,mps对上皮内癌和粘膜内癌检查的正确性为85%-93%。国内有关早期食管癌eus的报道很少。河南省安阳肿瘤医院、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在与挪威国立肿瘤医院进行ala—pdt治疗早期食管癌的协作研究中,对79例经内镜、活检病理检查确诊的食管早期表浅癌进行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比,mps对食管原位癌、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判断正确率分别为66.04%、53.83%及46.15%;早期癌(上皮内癌+粘膜内癌)判断正确率为95.45%。国内报道内镜超声检查对进展期食管癌t分期及n分期判断的正确率分别为80.06%~85.7%及77.8%~88.9%,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88.9%及77.8%~92.3%。

  (2) 内镜检查肉眼判断食管表浅癌的浸润深度:日本学者makuuchi对303例食管表浅癌手术标本进行了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癌灶浸润深度并与术前内镜诊断对照分析。结果内镜检查肉眼判断浸润深度的正确率在mm癌为86.56%(161/186),sm癌为82.91%(97/117),合计内镜诊断的正确率为85.1%(258/303)。认为内镜检查肉眼判断食管表浅癌浸润深度的精确度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是可取的。日本其它学者有关内镜检查肉眼诊断食管表浅癌浸润深度正确率也与上述报道类似。德国学者may在一项前瞻性双盲对比研究中,高清晰度内镜检查肉眼判断mm癌和sm癌的正确率分别为94.1%和56%。我国尚未见这方面深入研究的报道,有谓根据内镜所见和活检诊断评估病灶浸润深度的准确率在80%~90%左右,这只是经验之谈,因无术前内镜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严格对照。今后应开展术前内镜检查肉眼判断食管表浅癌浸润深度与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的对照研究,积累经验,因它更适合中国国情。

  内镜检查肉眼判断食管表浅癌浸润深度的主要标准是病灶隆起的高度、凹陷的深度和病灶表面的外观形态。概括地讲,mm癌内镜检查所见为平坦型病变(0一ⅱb)、高度低于2mm的隆起型病变(o一ⅱa)及深度小于o.5mm的浅凹型病变(o一ⅱc),病灶表面光滑或呈规则的小颗粒状。相反,。m癌内镜检查所见通常为高于2mm的隆起型病变及显著的深凹型病变(0一ⅲ),病灶表面呈不规则的粗颗粒状或凸突不平的小结节状。应用上述标准,判断的正确率达82%。

相关阅读

  • 朱旭东

    朱旭东

    主任医师擅长:肝癌
  • 李广忠

    李广忠

    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肝脏肿瘤、糖尿病
  • 李主任

    李主任

    主任医师擅长:在治疗早、中、晚期癌症,特别对晚期癌症、扩
  • 张辉

    张辉

    主任医师擅长:白细胞减少症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