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一种比较难治的疾病,一般常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不过由于生活节奏和习惯的原因,近年来年轻胃癌患者的数量颇有上升的趋势。胃癌早期症状一般不太明显,在发现胃癌不适或有各中胃病时应即早进行检查诊断,那么主要的胃癌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胃镜检查术:病理诊断是公认的恶性肿瘤惟一标准,获取胃癌生体活组织标本只有通过胃镜直视下对病变处钳取,胃癌在原位发生时局限于粘膜层,出现粘膜形态变化,此时胃镜即可显示,有经验的胃镜医生可以肉眼发现0.5厘米直径以下的微小病变,为了判定癌肿侵犯深度以及邻近淋巴结转移情况可采用超声波胃镜检查,对决定分期有帮助。
上消化道造影术:双重对比造影可以显示粘膜改变,发现直径1cm以上的胃癌无困难,对微小癌灶如0.5厘米以下的发现不及胃镜,钡餐用于观察癌肿形态周边粘膜情况判定癌灶具体部位对决定手术切除方式有很大帮助,也可用于普查初筛或先于胃镜检查,供胃镜发现病变参考。由于胃镜设备改进更新,技术熟练,目前多先直接做胃镜检查。
b型超声波与ct检查:这两项影像学检查可以互补,主要不是用于发现原发灶,但对于原位癌肿侵犯深度判断分期有用处,更重要的是发现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转移的范围与程度,还可确定胃周围脏器如胰,肝,肾以及盆腔有无转移。术前判定病期,预测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及决定手术方式和估计预后等是胃癌治疗前不可少的检查项目。
肿瘤标志物检查:血清生化免疫监测肿瘤标志物种类很多,不同肿瘤的标志物项目敏感与准确度不同,与胃癌相关的主要有cea,ca72.4,ca19-9等,患病后显示升高数倍或数十倍于正常值,三项互补准确度可达80%,但还不能成为早期诊断或确诊的依据,也不得因肿瘤标志物异常确诊胃癌,但是对估计手术效果,化疗效应,监测复发做动态随访有实用价值。术前这些肿瘤标志物数值高,切除后应下降,病情反复恶化时又升高,有时升高先于影像测得的复发转移灶,化疗后肿瘤标志物下降也预示着化疗有效。
以上介绍了目前胃癌诊断的主要方法,希望患者朋友有帮助。早发现是对于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十分关键的一步。因此大家一定要对胃部健康高度重视,如发现上腹不适、食欲不振、嗳气等症状应及早检查,以免放过胃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