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
近5年来,我国胃癌新发病例为40万例,占全球发病率的42%。死亡率达23.2%,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发病率呈逐年增长。面对胃癌的发病形势,我们就加强胃癌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增强市民防癌、抗癌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降低患癌风险。
据专家介绍,胃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饮食不合理、遗传易感性、免疫功能、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研究显示,摄入过多的食盐、熏烤食品、富含亚硝胺类化合物的腌制品、发霉变质的食物,以及男性、肥胖、嗜好烟酒、三餐无规律、吃饭过快、喜欢吃烫食等,均可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此外,精神压力大,情绪无法释放,经常熬夜都会引起身体的变化,造成免疫力下降,也成为胃癌的诱因。
胃癌起病隐匿,早期几乎没有什么症状,部分病人仅表现为消瘦。且胃癌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有临床统计显示,80%以上的胃癌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约1/3患者出现上腹不适、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1/3的患者没有明显消化系统症状,但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和疲倦无力;部分患者表现为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嗳气或黑便等。
而这些症状并非胃癌所特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均可出现,甚至正常人偶尔也可出现,容易被大家忽视,不当回事,甚至到药店随便买点药吃,不能及时就医,导致漏诊、贻误病情,门诊中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由于不能早期发现胃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影响了胃癌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时间。
因此大家平时要增强防癌意识,对这个疾病应有充分的认知,胃部不舒服的时候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胃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