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8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家之一,乙肝病毒感染率在10 %以上,近年来丙型肝炎也呈增多趋势。这两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癌的发生有明确的关系。那么如何及早发现肝癌呢?
肝癌是危及生命的常见病,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是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肝脏有强大的代偿能力,早期常无症状,这也给肝癌的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然而,一旦出现肝癌的症状,常常已属晚期,这时治疗效果欠佳,所以,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在无症状的人群中发现早期病例对控制肝癌的病死率有现实意义。肝癌早期诊断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肝癌的普查。甲胎蛋白(AFP)检测和B超检查是肝癌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这两种方法简便易行且无痛苦。有良性慢性肝病,特别是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或肝硬化者是重点监测对象。对有其他易患因素的人群,也应加强监控。
那些长期大三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阳性、e抗原( HBeAg)阳性、核心抗体(HBcAb) pB性]、小三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pg性、e抗体(HBeAb)阳性、核心抗体I HBcAb]阳性]或乙肝表面抗原(HBsAg) 阳性者,如出现肝区痛、食欲不振、乏力、消瘦、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