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胃癌

首页 > 肿瘤科 > 胃癌 > 预防 > 正文

效预防胃癌饮食习惯很重要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2日

20100107

胃癌是全球第二号癌症杀手,每年可导致60万人死亡,中国是胃癌的高发地区之一。近年来胃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过去胃癌以40岁至60岁年龄组居多,现在以35岁至55岁年龄组为多,19岁至35岁的青年胃癌发病率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

胃癌的病因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因素。长期食用霉变粮食、霉制食品、咸菜、烟熏及腌制鱼肉,过多摄入食盐等都可增加发生胃癌的危险性。

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其分泌的毒素可使胃黏膜病变。

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胃癌发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

癌前病变即易恶变的全身性或局部疾病及状态。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腺瘤型胃息肉,残胃炎等等。

早期胃癌主要由胃镜发现,如未做胃镜普查,早期胃癌进一步发展成为进展期,此时经常有胃纳差、食无味、饱腹感、贫血、体重减轻等症状。有些胃癌患者,常有伴癌综合征,如反复发作性血栓性静脉炎、黑棘皮病、皮肤皱褶有色素沉着、皮肌炎等。

 

有7种不当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可造成“癌从口入”:

一、经常摄入过多的盐腌制的食品,如咸菜、酸菜、腌鱼等;

二、喜食熏烤食品,如腊肉及烧烤肉串等;

三、常常食用不新鲜食品,如霉变的食物、过期变质罐头、防腐剂超标的食物等;

四、少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导致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

五、低蛋白膳食使胃黏膜的修复能力下降;

六、暴饮暴食,喜食干、硬、烫食和辛辣食物,进食过快等;

七、吸烟和酗酒。

这些不良习惯有的可导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而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发生的重要相关因素;有的可使某些致癌化学物质进入体内或直接破坏胃黏膜;还有的如吸烟酗酒、喜食过烫食品则直接破坏胃黏膜,导致胃溃疡、慢性胃炎的发生,长期发展下去可演变成胃癌。

改变胃癌的遗传因素目前还很难,但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样就能降低胃癌的发生率。(责任编辑:小医)

  • 朱旭东

    朱旭东

    主任医师擅长:肝癌
  • 李广忠

    李广忠

    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肝脏肿瘤、糖尿病
  • 李主任

    李主任

    主任医师擅长:在治疗早、中、晚期癌症,特别对晚期癌症、扩
  • 张辉

    张辉

    主任医师擅长:白细胞减少症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