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听过肝癌疾病,只是由于对肝癌专业知识的缺乏了解,很多时候对肝癌比较容易疏忽。
在就诊的原发性肝癌病人中,大多数已至晚期,如不积极、合理地进行治疗,预后很差,生存期仅3~6个月,对这些病人治疗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何谓晚期肝癌?根据197 7年我国拟定的肝癌分期标准和1999年全国肝癌会议对分期修改讨论稿,Ⅲ期(Ⅲa、Ⅲb)为 晚期肝癌,临床缺少有效治疗方法。根据国内外文献和临床多年的实践经验, 均认为对晚期肝癌特别那些尚无黄疸、腹水,肝功能尚好的Ⅲa期病人应根据不同病情,恰 当合理的选择和联合不同方法进行多模式综合治疗,可获得病情缓解,延长生存期,部分病 例可能获得意外的良好疗效。
1经皮插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
此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多年实践证明该方法已成为不能切除肝癌疗效最好的首选 治疗方法。对部分晚期(Ⅲa)肝癌有一定疗效。国内某医院和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经TACE治疗的肝癌病人已超过7000例14000人次(多数是中晚期肝癌),治疗后3、5年生 存率达12%~27%和17%~13%。目前国内行TACE的具体方法基本相近,主要模式 为:化疗药物+栓塞剂。化疗药物有:5-FU、丝裂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卡铂或顺铂等 ,血管栓塞物采用碘油、明胶海绵、各种微球等。
经过近20年临床实践,TACE导致的肝脏损 害也逐渐被临床所重视,治疗中虽然大部分栓塞剂和化疗药物能选择性进入肿瘤组织,但也 有相当数量的药物和栓塞剂进入无瘤肝组织内,使该区域的动脉血供栓塞,这样反复多次后 必然会导致非瘤肝组织的大量坏死、纤维化,进而造成进行性肝萎缩、肝功能严重受损,因 此 临床常见到病人由于TACE造成的严重肝损害、肝衰竭或严重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致死, 而非肿瘤原因死亡。因此许多学者呼吁对TACE治疗应加以统一认识和规范化,特别对较晚期 病人在适应证选择、栓塞方法和用药种类、剂量、次数和复治的间隔时间等都应慎选、慎用。
根据我们的体会,应重视:(1)选择:肝功能Child A或Okuda Ⅰ级病例,经治疗可延长生 存期。(2)病变范围不超过60%以上。(3)门静脉主干无大量癌栓。(4)血象:WBC 3.5×10 9/L,血小板70×109/L,无出血倾向。(5)无严重心、脑、肺、肾等疾病。晚期肝癌包括 肺转移病人(联合肺血管灌注),此方法可使肝、肺病灶得到阶段性控制和缓解。对肝功能Ch ild C级或严重门静脉高压重度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病例,病变占全肝70%~80%以上,或伴有 黄 疸、腹水和全身转移的终末期病人为TACE禁忌证。
最近医院报道114例肿 瘤多发、门静脉主干癌栓(Ⅲa期)病人经TACE和其它辅助治疗,1、3年生存率达33.0%和3. 60%,中位生存期9.5个月,有1例已超过11年。对巨块肝癌,特别是包膜完整的,或者是多 发结 节肝癌,虽然瘤体超过60%,有的疗效也较好。我院311例>15cm肝癌有的还伴有子灶,经TAC E加辅助综合治疗后也获得56.43%的1年生存率,我们认为对有门脉癌栓的晚期 病人的治疗应采取积极的观点,否则预后极差。
TACE治疗中肿瘤坏死不彻底性是目前TACE所不能克服的弱点,其主要原因是瘤体周边细胞 由门静脉供血,栓塞达不到此区域,因此周边区域的瘤细胞生长最旺盛、最活跃。鉴此,Ki noshota[3]于1986年首先报道了肝动脉、门静脉联合双重化疗应用于肝癌治疗 。此后国内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并获得较好疗效(见姑息手术治疗)。
2姑息手术治疗
在手术探查中发现肝癌不能切除(已属晚期),可行姑息手术治疗。
2.1肝动脉结扎+化疗栓塞(HAL+CE)
术中分离出患侧肝动脉支,结扎供血端,从入肝端插入导管,尽量超选至肿瘤区域血管, 注射染料证实为肿瘤区血供,一次性注入5-FU 500mg、丝裂霉素10~20mg或阿霉素10~20mg 、碘油5~10mL或明胶海绵微粒,并保留导管备术后用,或接埋入式灌注装置( DDS)。我院早期应用该方法治疗97例不能切除的中、晚期(Ⅲa)肝癌,术后肿瘤坏死,部分 病情缓解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6.2%、25.0%和10.5%,延长了病人生存期。近年又联合其它 多种方法行综合治疗,疗效有进一步提高。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