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食道癌

首页 > 肿瘤科 > 食道癌 > 介绍 > 正文

正常食道是怎么发生癌变成食道癌的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30日

正常食道是怎么发生癌变成食道癌的

正常食道是怎么发生癌变成食道癌的。食道虽然属于消化系统,但是它却没有分泌消化功能,只是把食物往胃里送的一个通道,可就是这样一个通道却很容易引发炎症和癌症。今天就来看看正常食道是怎么发生癌变成食道癌的。

食管是继口腔之后,从咽至胃的一管状脏器,由肌肉和粘膜构成,长25~30厘米,担负着将口腔咀嚼好的食物运送到胃进行消化吸收的功能。此外,人体还可通过食管完成嗳气、反胃和呕吐等功能调节着胃肠道的压力。食管行走于后纵隔,根据医学需要及食管本身所处的位置将其分为:颈段食管:自食管入口至胸骨柄上缘,长约3厘米。胸上段食管:自胸骨柄上缘至气缘至气管分叉,长约6厘米。胸中、下段食管:自气管分叉平面到贲门间的上、下各1/2,各长约8厘米。

实际上医生检查时所测量的长度包括了口至咽部分,即从门齿到贲门,全长为40~45厘米。食管不是直上直下的,而是从上向下、自后向前、并稍向前倾斜。食管也并非上下一样粗,而是有3个狭窄:第一个狭窄是食管的起始部,距门齿15厘米;第二个狭窄在与气管交叉处;第三个狭窄位于食管与膈肌交界处—即膈肌食管裂口处。这三处狭窄是异物最容易滞留和卡住的地方,第二、三狭窄处也是肿瘤好发部位。

食管没有分泌和消化的功能,它主要的功能是通过蠕动把食团输送到胃里。正常情况下从咽到贲门液体食物所需时间约4秒,固体食物为6~9秒。如果有外伤、异物、炎症或肿瘤,食物下咽就会发生困难。

食管两端均存在“阀门”样功能的括约肌,上括约肌使食管在不进食时保持关闭,与外界环境隔绝。距贲门4~6厘米长的食管下段生理状态下压力比胃内压力高,称之为“高压区”,起到了天然“阀门”的作用,使食物只能向胃内前进,防止胃内食物反流到食管。当某些原因使抗反流功能下降或消失时,胃酸就很容易反流到食管,重者可引起食管炎症、食管糜烂甚至食管癌肿发生。

  • 朱旭东

    朱旭东

    主任医师擅长:肝癌
  • 李广忠

    李广忠

    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肝脏肿瘤、糖尿病
  • 李主任

    李主任

    主任医师擅长:在治疗早、中、晚期癌症,特别对晚期癌症、扩
  • 张辉

    张辉

    主任医师擅长:白细胞减少症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