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胃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肝癌和肠癌居于第四位,是名副其实的“杀手”。近年来,30岁以下年轻胃癌患者的比例增幅明显。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著名胃癌专家、北京安定门中医医院首席胃癌专家王桂绵教授说,胃癌的发生有诸多原因,但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不规律是年轻人胃癌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不当饮食吃出“胃癌” 很多年轻人在饮食上喜欢刺激,追求味蕾上的满足感,所以日常饮食中特别是“下馆子”时对辛辣、腌制、熏烤、煎炸类饮食十分偏好,甚至到了无辣不食、就餐必烤的程度。殊不知,过食这类饮食于健康非常不利。胃癌专家王桂绵教授分析认为,六种饮食方式可使致癌物和促癌物生成: 1、摄入过多的高盐饮食。食盐本身并无致癌作用,但摄入高浓度食盐可损坏胃粘膜屏障,增加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并使胃排空减慢,延长致癌物与胃黏膜的接触时间,增加患胃癌危险性。 2、喜食腌渍食品和熏烤食品。泡菜、酸菜等腌制食物被证实含有大量强致癌物硝基化合物,烧、烤、煎、炸、熏等食物含大量强致癌物质3、4-苯并芘,如每千克熏鱼含该物质2毫克,相当于250支香烟中该物质含量的总和。 3、常食不新鲜食品。霉变的食物及粮食,不新鲜甚至腐烂的蔬菜,罐头、饮料中的防腐剂和不洁的饮用水等均含有强致癌性黄曲霉毒素、亚硝胺化合物等。 4、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少。 5、低蛋白膳食。低蛋白膳食是指不吃动物性食物和豆类食品,不喝牛奶,只吃水果、蔬菜,每日热能的来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6、暴饮暴食,喜欢吃干、硬、烫食物。进食快,三餐不定时和生气时进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均可成为胃癌发生的诱因。喜食烫的食物者患胃癌的危险是常人的4.22倍。经常三餐不定时和暴饮暴食者患胃癌风险会增加1.3倍。吸烟者患胃癌风险增加1.58倍。 胃癌专家王桂绵教授警告称,若生活中不注意避免,致上述因素协同作用,则罹患胃癌的风险更高。
胃癌——“隐形的杀手” 早期胃癌无明显症状,患者前来就诊时,大多数已为进展期,被称为“隐形的杀手”。胃癌专家王桂绵教授认为,人们害怕胃癌,谈胃癌而色变,主要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早期胃癌80%没有症状,少数患者即使有症状也是一些非典型性症状,如食欲不振、早饱、腹部不适等,极易同一些胃炎、胃溃疡等胃病相混淆,从而导致误诊,错过早期治疗时机。王桂绵教授特别提醒,发现“小胃病”,千万不要自以为是,简单根据症状来判断是胃炎或者胃溃疡,自行到药店买药治疗。临床上,很多患者就是因为早期自诊自治而耽误了对胃癌的及时治疗。 第二,以“胃外”表现为主的胃癌,易被忽视而误事。胃癌的“胃外”表现主要有:1、以卵巢转移为首发表现。2、以肝转移为首发表现。3、以体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
胃癌不可怕 综合治疗带来生机 胃癌专家王桂绵教授说,近年来,随着检查手段的改进和综合应用,X线钡餐检查、纤维胃镜检查和胃液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更可将胃癌早期诊断率提高到98%,广大患者先要克服谈癌色变的恐惧心理,从容面对胃癌,积极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胃癌治疗就像打仗,绝不是一个部队一个兵种的单兵作战,只有各个兵种都得到了发展和充分利用,战争才能以最小的代价赢的最大的胜利。胃癌治疗只有将传统治疗手段方法不断改进,有机结合,再配合新疗法,新的护理技巧综合使用,才能获得好的治疗效果。 胃癌专家王桂绵教授说,随着中医药治疗胃癌理论和配制技术的进步,中药治疗胃癌从辨证论治出发,依靠现代化医疗手段开发新疗法,新制剂,调整机体功能,改善症状,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综合了整体与局部结合的观点,把扶正祛邪、攻与补相结合,取长补短,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对于各期无法手术的胃癌患者,单独使用中药治疗;多数患者配合放化疗应用中药无毒绿色抗癌,可增强放化疗效果,减轻毒副反应,且不成瘾,不依赖,按疗程使用,可以彻底祛除癌痛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纠缠,对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大有好处,多数患者可实现长期无痛带瘤生存。 王桂绵教授说,虽然胃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生活,但胃癌的发病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改变不良饮食嗜好,定期体检筑好防线,及时科学治疗,一定会将胃癌的发病和对生命健康的危害必到最低!
相关阅读